推薦新聞
- 雙向賦能 協同發展——江蘇爾目文旅集團與浙江大華技術股份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3年05月31日
- 深化校企合作 促進產教融合——江蘇爾目文旅集團與金陵科技學院人文學院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3年05月24日
- 當“非遺”邂逅“元宇宙”——全國首個國家級“非遺”云錦技藝傳承人數字人亮相 2023年05月19日
- 2023江蘇品牌大會|爾目文旅集團獲評“江蘇省著名品牌” 2023年03月22日
央視主持人朱迅深度對話我集團楊淇深董事長
央視主持人朱迅深度對話我集團楊淇深董事長
2018年11月29日,中央電視臺《對話新時代》欄目組邀請江蘇爾目文化旅游發展集團創始人楊淇深先生在央視演播廳進行專訪。著名主持人朱迅揭開了綠水青山、美麗景區背后策劃者的神秘面紗。
“旅游”是當下最熱門的詞匯之一,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方式的體現,很多人都喜歡旅行,看綠水青山、賞自然美景、品民俗文化…以此來放松心情、尋己曾未見、探求回歸的生活方式等。我們往往只是欣賞和體驗到這些美,而這些美是從何而來,它們的背后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主持人帶著好奇之心與嘉賓楊淇深先生展開了對話。
楊淇深先生說:我們所欣賞到這些所有美好的背后都離不開大自然的無私饋贈,離不開老祖宗智慧結晶的遺存,當然也離不開當下所有旅游從業者的努力與付出。就拿自己所帶領的團隊來說,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從旅游研究、策劃、規劃到落地設計呈現,到景區運營管理,到營銷宣傳推廣,到活動組織安排,再到客源精準輸送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旅游產業鏈的服務閉環,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最美好的東西呈現給廣大游客。
楊淇深先生介紹,完成這樣一個系統的文旅產業鏈服務閉環,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目前我們集團旗下12家專業公司、近百名行業專家,加上200多名智力工作者,公司成立近12年來已經完成了大大小小400多項成果,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包括: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中華泰山·泰山扇子崖旅游開發總體策劃、世界第一城垣——南京城墻旅游發展規劃、中國第四大淡水湖——環洪澤湖地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天下文樞——南京夫子廟-老城南城市中央休閑區總體規劃、中國首個國際慢城——高淳國際慢城生態旅游示范區總體規劃、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興化千垛景區旅游總體規劃、中國四大溫泉之首——南京湯山溫泉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等。
主持人問到:作為集團的董事長、總規劃師,管理12家專業公司、帶領300多人完成400多項成果,有沒有什么特殊的竅門?楊淇深先生表示:談不上有什么竅門,雖然自己也學習、研究了很多西方先進的管理理論,但最終還是從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中尋得了答案?!皟惹蟆焙汀袄彼膫€字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團隊在服務和成長過程中所堅守的,“內求”就是一切問題先找自己的原因,不斷優化自己,“利他”就是所作所為始終站在社會的角度,正如我們公司的名字“爾目”一樣——“爾”是“您”的意思,“目”是“目標”,“爾目”就是以客戶目標為己任。我們始終堅持“品質不容妥協”、“安全不容妥協”、“法規不容妥協”的發展要求,遵循“行明德,正人本”的價值觀,工作不僅是創造價值,更重視育人,將“負責·感恩·同心·快樂”的企業精神貫穿在公司管理的全過程中,是帶領大家一起切實地踐行,而不是簡單地喊口號。所以近12年來我們企業發展的規模雖然并不算很大,但我們的健康程度非常好,把企業當作“道場”來做,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賺錢機器。
當主持人問到:喜不喜歡旅行,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地方時?楊淇深先生回答:其實自己一直都在旅行,工作就是旅行,生活就是旅行,在旅行中前進,在旅行中成長;所行走過的地方都很喜歡,如果說特別難忘和震撼內心的就是今年8月份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的公益規劃之行。在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的調研走訪過程中,藏民們提醒我們走路不要踩到小青蛙,開車避讓旱獺、牦牛,不吃飛鳥游魚,不殺害即使對草原生態涵養有破壞的兔鼠(而是采用避孕藥來控制兔鼠繁殖量)…還有黑牦牛帳篷的故事等等,無一不讓我們感受到當地牧民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重。扶貧公益之旅,讓自己更加堅持對這份職業的堅守,要努力用自己和團隊的力量,盡心守護好每一份大自然的饋贈和老祖宗的遺存,合理適度發揮每一份資源的價值,盡量不留遺憾。
采訪最后,楊淇深先生表示:非常感謝央視能夠提供這樣一個對話的機會,讓我們能夠走到臺前說說我們的心里話,也非常感謝朱迅老師專業的采訪,感受到了朱迅老師的睿智與善愛。我和我的團隊會繼續踐行“內求”和“利他”的理念,做好美麗中國背后的工匠人,為江蘇和全國文旅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添磚加瓦。